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包头市刊发我校《多措并举聚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经验交流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11:49 来源: 阅读:

包头师范学院(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出台的《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和包头市委出台的《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具体措施》。将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134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模式为抓手,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工作原则,以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  聚焦“主线”意识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积极推进“1346”“铸牢”主线工作模式,即树牢“一”条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强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三”支队伍;加强与党建工作、学科建设、研究平台、地方工作的“四”个融合;通过思想政治引领行动、课堂教学育人行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行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行动、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防范行动、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行动的“六”大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办学治校、服务社会全过程。研究基地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牵头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各部门、各学院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包头师范学院)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基地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主动地与校内各学院、职能部门以及校外院校、机构、企业等单位建立联系,搭建沟通桥梁,定期召开交流会议、联合设立科研项目、互派人员学习交流等,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合作氛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进高校专场报告会

二、多平台协同发力 多学科发挥优势推动基地发展

学校出台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召开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推进会,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周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召开基地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基地、阴山文化研究中心、北疆文化研究院等各研究中心(院)、相关学院负责人就北疆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开展研讨交流,聚焦主线,为加强基地建设出谋划策。2024年学校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基地由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术背景的成员构成,是一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协同、区内外、校内外知名专家联合攻关的教科研队伍,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合力,立足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和特色,聚焦“两件大事”,专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理论和内蒙古现实问题,围绕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从思政、教育、历史、管理、经济、法学、文化、艺术等多学科展开,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包头师范学院举办“感恩党 听党话 跟党走”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专题讲座

三、强化科研支撑 深化理论探索研究成果再创佳绩

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于教学和科研全过程,投入专项经费资助课题,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以开放性课题为纽带联合攻关,产生出高质量研究成果。2024年,学校教师联合有关部门撰写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理论贡献和时代价值研究》被中央统战部《调研参考》刊发,基地首席专家在《中国民族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SCI区文章1篇。韩伟新书记、郭金虎校长、韩芳等教师在《内蒙古日报》发表“铸牢”主线理论研究文章,1名教师遴选为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种子教师”,2名教授等被聘为地方政府智库专家。研究基地以成果导向原则大力组织申报课题项目,共计征集50项课题,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治区民委项目等自治区级项目30余项、学术著作9部、相关学术论文46篇,那仁毕力格老师科研项目“北疆文化新形态研究”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经费30万元。 

举办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论坛

四、推动学术交流 加强校地合作激发成果转化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和教学展示,2024年举办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片区5盟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建樾教授等区内外专家进行授课,150名教师参加了研修培训,大中小学教师代表分别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三北”绿色奇迹与民族精神的渊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时期)的历史等不同学段的“铸牢”思政课进行展示,共同打造了“石榴红”的特色思政课程,收到良好效果,新华网、内蒙古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先后与阿拉善盟、乌海市、包头市等地区举行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签约仪式,签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在研究、培训、实践研修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共同编写《红石榴读本》等读物。《我们的母亲在草原》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和节目优秀创作奖,实现了学校艺术作品国家级一等奖零的突破,体现了“艺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结合。学校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推广使用,以多种形式打造特色课程,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其中,“包头师范学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讲好学好金教材”文章被自治区民委宣传报道。

     

    包头师范学院举办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演

今后,研究基地将持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包头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内蒙古包头青山区科学路3号 邮编:014030